指鹿为马的典故由来:背后有什么玄机?
《韩非子·内储上》上说:“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奸情得”。意思是,故意说反话做反事来试探自己所怀疑的事。
赵高应该读过这句话,并创造性运用于“指鹿为马”,堪称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指鹿为马的故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故事大意是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想篡位,怕群臣不服,设法预先测试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忍不住笑了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他当即问左右的臣下们,臣下们或者沉默,或者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事后,赵高网罗罪名,将说是鹿的人一一处治。
看似不合逻辑的“指鹿为马”,很轻松就测试出哪些不是自己人。
近期,川建国、蓬佩奥对新冠疫情,拼命甩锅中国,做出很多“指鹿为马”的荒谬指控。此时,就是我们观察他国态度的时刻。跟着一起指鹿为马的,就是赵高一派;沉默不语的,是中间派;坚定说是马的,就是我方盟友。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一切的首要问题。
再比如酒桌上的劝酒文化,也跟指鹿为马一样,究其本质,都是上位者对下位者、强势者对弱势者的服从性测试。在酒桌上,劝酒者当然知道你一口干下去会难受,对身体也有害,第二天会头疼欲裂,但这种痛苦正是意义所在。
对显而易见的荒谬依然表示服从,才是服从性测试的核心意义。

那么,是不是对领导所有的“倒言反事”都要附和支持呢?再看个故事。
梁太祖朱全忠曾和幕僚坐在大柳树下,他忽然自言自语地说:“这颗柳树做车毂不错。”众人都沉默不语,只有少数几个人附和道:“是的,这树的确适合做车毂。”
朱全忠勃然大怒,厉声说道:“你们这帮读书人就喜欢随口附和而糊弄别人。做车毂要用榆树,柳树怎么能做呢?”随后,他命人抓住那些说适合做车毂的人,一股脑全杀了。
为什么赵高指鹿为马时,反对的人都没好下场?为什么朱全忠说错话,迎合的人反而都被处死了?
根源在于位置不同。赵高在君主面前做测试,就是为了看群臣的站队情况,看谁和自己不是一头的。而朱全忠已经是最高领导,身边都是自己人,不需要测试站队,他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办事的人,铲除阿谀奉承之徒。
对于刚入职场的小白,遇到领导明显的“错话”,如果还没搞清楚状况,先别自作聪明跳出来指正,不行就先做个沉默的大多数吧。
以上,就是假期读《韩非子》的一点思考。
每次提到法家,很多人哪怕书都没看过,心中就产生排斥。我想说,只有让自己成为领域的专家,才有资格去批评,否则还是谦虚谨慎点好。
就像很多人为了中医中药对骂昏天黑地时,日本人却花了几十年持续的在研究“汉方”,用现代的手段研究和分析中药中有用的成分,以及他们的作用机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很多都取得了专利。
中国一向不缺评论家,最缺的是脚踏实地干事的人。
而我通常只与两种人能够有共同语言,一类是真正把书读明白了的人;另一类是市井之徒。前者是靠逻辑来思考问题的答案,后者是靠自身经历形成的阅历来回答问题。
遗憾的是,现实中更多受过教育的人是靠“被灌输的观念”来回答问题,他们头脑中被灌输了太多“无需论证的公理”,而从来没思考过这些所谓的公理是否真的有效。
读史明智,是增加思辨的能力。历史不是机械背诵,哪怕熟记二十四史,遇事该迷茫还是迷茫。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让人变得人云亦云,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生活中,很多情况都容易导致汽车发动机进水,比如说暴雨洗礼,路面积水等等。大家都知道一旦发动机进水对于其正常使用会造成致命打击,轻则会导致车辆火花塞无法点燃,重则直接出现爆缸,无法启动。那么,发动机进水怎么办才好?下文中就带您了解一些发动机进水的解决方法。发动机进水怎么办发动机进水后最重要的一点切记不
东厂、西厂、锦衣卫都成立于明朝,使中央集权达到了巅峰。下面来看一看有什么区别。一、成立时间区别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设锦衣卫。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西厂:成立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宪
我们吃过的美食里面,很多都是国宴菜。中国国宴菜以淮扬菜为基础,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上下内外(上及宫廷肴馔谱录,下采民间风味小吃,外涉世界各国名菜,内及国内八大菜系),广采博取,形成独具特色的系列菜系。成菜清淡可口、软烂嫩滑,满足国内外大多数来宾的口味。经典的国宴名菜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开启美味
车辆状况:2021款宝来 200TSI DSG舒适智联版,2个月行驶2900公里,无事故。故障描述:换挡时候,变速箱有异响、顿挫、抖动的现象。实际上,造成变速箱有异响、顿挫、抖动的原因主要有这些:1,变速箱电脑系统不兼容;2,离合器片磨损;3,变速箱油过少。故障原因1:变速箱电脑系统不兼容。为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