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历史百科

贾岛是哪个朝代的人?唐朝苦吟诗人贾岛,讥讽权贵,得罪皇帝 ,一生不第,沉沦下僚

作者:萤火张 2024-07-23 12:45:46

贾岛,唐范阳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

他才华横溢,性情耿直,得罪权贵,科举之路很艰辛,屡试不中,仕途坎坷,沉沦下僚。

01、出身贫寒,无奈出家

779年,贾岛出生房山石峪口石村 家境贫寒,788年,贾岛离开家乡。

贾岛因生计无落,801年初,贾岛自范阳一带佛寺到东都洛阳龙门香山寺为僧。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寺院方丈对小贾岛极为关照,除了督促念经修行之外,贾岛得以增长见识和学习诗文。时日见长,贾岛也腹有诗书。

贾岛是空门中人,要么孤寂一人,写诗为乐;要么出门化斋,寻访友人,而他的朋友好像总是找不到,如他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常常云游四方,以诗会友,结识了许多著名的诗友,如李凝、刘叉、孟郊、姚合、、李益……

也就在这种相互交流切磋中陶冶了性情,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诗艺,终于成就了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

02、苦吟诗句,冲撞两位大人

811年的一天,贾岛去长安成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诗留了下来《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贾岛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回家。路上,他想起昨晚写的那首诗,觉得“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好,可能用“敲”字更妥帖一些。

他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进了京城。这时,诗人韩愈的官轿迎面而来,贾岛避让不及,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中。

韩愈停轿,问贾岛为何如此。贾岛也不胆怯,把那首诗念给韩愈听,并说了自己的烦恼。

韩愈听后,想了一会儿,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些。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而且,用‘敲’字,使深夜时分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更好?”贾岛觉得韩愈说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

韩愈把他带回府里,盛情款待,并写诗高度赞扬贾岛。还送给贾岛一首诗《赠贾岛》: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后来,在韩愈不断的奖掖与资助下,贾岛便还俗 ,努力于仕途之路。寄宿在寺庙学习,准备参加科考。

有一天,贾岛骑着毛驴,上面张着盖,在大街上独行。当时,秋风萧瑟,黄叶满地。

贾岛灵感来了,忽然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他想凑足一联,冥思苦想,浑然不觉间,冒犯了正在巡行的大京兆尹刘栖楚。

这刘栖楚故作威严惯了,手指口斥贾岛不知回避,目无京兆尹。

贾岛再三说明情由,请求谅解,却是秀才碰着兵,刘栖楚哪里听得进?喝令带回衙署关押。

夜已深,贾岛坐在青砖地上,又冷又苦吟推敲至三更天,兴奋得高声吟咏:“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后来他写下了《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03、屡次不中,心灰意冷

812年秋冬间,自范阳赴长安参加科考,途径易水,想起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赋《易水怀古》: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

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

在韩愈的安排下,贾岛来到长安,住在延寿里,与张籍为邻,贾岛曾写诗《延康吟》:

寄居延寿里,为与延康邻。

不爱延康里,爱此里中人。

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亲。

人有不朽语,得之烟山春。

约在这一年,贾岛信心满满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惜落第了,让他有点失落。

公元819年,唐宪宗迎佛骨,全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为迎奉佛骨不惜倾家荡产。

百官均不敢言,只有韩愈站出来,写下《论佛骨表》,宪宗看完大怒,要杀韩愈,在裴度等人劝说下,才改贬官潮州。

贾岛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给韩愈韩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他对韩愈的崇敬之情,高山流水,情意深长: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821,穆宗即位。这年贾岛作《赠翰林》诗赠于翰林承旨学士元稹,希望得到他的提携。

贾岛再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凭借他雄厚的文学功底,既受到翰林院承旨学士元稹的赏识,又有张籍、王建的鼎力推荐,他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由于朝廷上裙带风盛行,走后门现象十分严重,惹得穆宗皇帝勃然大怒,不得不宣布此次考试成绩作废。两次不第,让他心灰意冷。

04、性情耿直 ,讥讽权贵

贾岛恃才傲物,为人狂狷而不善程式,甚至还对时任朝廷宰相的裴度出言不逊。

丞相裴度因平定蔡州吴元济,削除藩镇势力立下过汗马功劳,文宗皇帝赏给他大片土地修建府邸。

竣工之后,朝廷文武百官都来恭贺乔迁之喜。贾岛跟随韩愈、张籍也去参加了这次宴会。

宴会上,百官们都歌功颂德,极尽恭维之能事,贾岛一见兴化寺花园池亭面积如此宽广。

他想,你从农民手里夺走这么多良田沃土,将会使多少农家失去衣食之源!他不禁怒火中烧,挥拨笔写了一首诗《题兴化寺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园君自知。

这种狂狷傲慢,得罪了宰相,最终导致了贾岛被主流排除在外。

05、作诗讽刺公卿, 被逐出长安

822年,贾岛在长安考进士,因作《病蝉》诗讽刺公卿,直接使他被剥夺了考试资格: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最后两句“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被当时的人认为是在言语攻击公卿, “最终贾岛被逐出考场,再无应试资格。

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权势之人,却无可奈何,便创作了剑客这首自喻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06、得罪皇帝, 被发配边远地区

被赶出长安后,贾岛又偷偷地溜回来,寓居在做和尚时的朋友无可法师的寺院里,跟朋友和诗人们唱和往来。

有一天,唐文宗李忱微服私访,到寺院游玩,听见钟楼上有人吟诗,于是很好奇地登上钟楼,拿起桌子上的诗集就看。

贾岛并不认识文宗,但见来者衣着华丽,心中不快,便抢上一步,从宣宗手中夺过诗卷,轻蔑地说道:

看你穿着这么华丽的衣裳,想必是个富家公子吧?你们这些纨裤子弟,哪有一个会写诗的?

谅你看了也白看!文宗被他一顿抢白,又气又惭,只好讪讪地下楼。

后来寺院主持知玄大师回来了,才告诉贾岛,这位衣着光鲜的官人就是当朝天子。

贾岛一听,真是如五雷轰顶,捶胸顿足,后悔不已。没几天,唐文宗颁下旨意,将贾岛贬到四川做长江县主簿。

在这期间,贾岛工作勤勤恳恳,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重视教育,曾多次组织讲学。

工作之余,岛贾经常会去当地的南楼读书, 写下《夏夜登南楼》:

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

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公元840年,唐武宗继位后,,贾岛改任普州同仓参军,到普州后,普州刺史乐阐想让他做纠曹,贾岛没同意。

公元843年,64岁的贾岛又调任普州司户。然,还未到任,贾岛即病逝,死时,贾岛身无分文,仅留几卷诗稿、一张破琴、一头病驴而已。

844年三月十七日,夫人刘氏承其遗志,迁葬贾岛于普州安岳县移风乡之南岗。

07、文学成就卓著

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

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虽然屡次不中 ,依然是雄心不改,壮志难磨,仍幻想着有凌空搏击的机会。

他的思想中的这种激烈奋发的因素,还常常借助于旧将的形象宣泄出来。如他的《代旧将》:

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

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

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

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仕途坎坷的贾岛,将作诗融入自己的生命,他苦心孤诣地对诗句精雕句酌,功名未就,而诗史留名。

相关推荐
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2024-12-25 10:30:46 阅读(100)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咨询:  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解答:  1、需要两个以上的行为人,才能构成共同犯罪。  2、两个以上的行为人之间需要有部分的共同故意,既行为人之间的犯罪故意需要有

民法典|物权的种类和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2024-12-25 10:15:45 阅读(100)

民法典第116条明确了物权法定原则。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第一百一十六条明确了物权法定原则。根据该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改变或违反。物权的种类是指不同类型的物权,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物权的内容是指物权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如占有、使用、

很多人创业初期开公司,却不知道都需要交哪些税种,其实中国的税种很多,本篇文章先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老板们必须知道的,也是最重要的三大税种,以及注册公司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免产生罚款。一、增值税开公司的收入需要交纳增值税,这里分为两类:1.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预缴的在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毛主席的这一号召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运动。城市的年轻人们充满热血,响应着这一号召,纷纷踏上火车,开始了他们的上山下乡之旅。当初,这些年轻人或许并不完全理解毛主席的深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深思熟虑。那么,为什么毛主席要提出这一号召呢?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