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生活常识

牛虻虫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虻虫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

作者:奇文导航 2025-04-22 00:08:38

虻虫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中华虻、白斑虻、灰虻。属虻科昆虫,喜爱舐吸家畜血液,遍布全国各地。 虻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在恒温环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

虻虫体长13~17毫米,黄绿色。复眼大型,无细毛,中部有1条细窄的黑色横带。额黄色或略带浅灰;头顶被有短毛。触角黄色,第3节肥大,基部具有粗钝的背突。唇基和颊黄灰色。下颚须第2节浅黄色,被有白色并杂有黑色的短毛。中胸背板、侧板、腹板灰黄色,被有黄色短毛并杂有黑色和黄灰色长毛,翅透明无斑,平衡棒黄色。足3对,中、后足的股节基部1/3处灰色;前足跗节及前足胫节端部黑色;中、后足跗节的端部黑褐色。腹部暗黄灰色;第1~3或1~4腹节背板两侧有大的黄色斑点,中间有暗黄色纵带,宽约为腹部宽度的1/4~1/3。腹部被有稠密的黄色或黄灰色短毛,有时夹杂有黑色短毛。腹面灰色,第1~2或第1~3腹板的两侧黄色。

雄虻形状相似,但体较小,复眼被有纤细的灰色短毛。 雌虻吸食牛、马、驴等家畜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复带虻形似蜜蜂,宽6~9mm。头部呈黑褐色,复眼l对,大而突出,多已脱落,复眼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胸部呈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两侧生有两对透明薄膜状翅,翅翼超过尾部,胸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腹部棕黄色,被稠密黄色或灰黄色短毛,具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臭气浓。雌虫喜栖于牛马身上吸血,而雄虻则不吸血。所以牛马身上捕到的均为雌虻。

夏秋两季正是牛虻吸食活跃的时节。雌虻常群聚在牛、马、驴等家畜身体上吸吮血液。雄虻不吸血,只吸食植物的汁液。雌虻虫平时居于草丛和树林中,喜阳光、燥热天气,多在白昼活动,以6-8月最活跃。平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另外,虻虫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都很强。虻是典型的吸血昆虫,虻成虫口器刺吸式适于吸血,能将牛马骡驴等牲畜的皮肤刺穿,吮吸其血液,有时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能传播多种人畜疾病。虻喜栖息于阴暗潮湿的地方,性喜阳光,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喜在高温强光下的白天活动,中午最活跃。

于6-8月,戴手套捕捉吸食牛、马等家畜血液的雌虻(雄虻不吸血)。当蛹羽化为幼虫之后即可捕捉,捕捉时用手捏住头部,以防腹内所吸之血流出而降低质量;捏死后晒干。或用蝇拍击打,方法不限,但主要保持其完整性, 之后晒干,即可出售。牛虻虫具有破血消症,逐瘀通经的功效。

药形态,干燥的虫体呈长椭圆形,长 l.5~2厘米,宽5~10毫米: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 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气臭,味苦咸。以个大、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虻虫市场价格在几百元左右/每公斤,后市行情不明。


相关推荐

  (一)访谈法的概念  访谈就是寻访、访问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式.  所谓访谈法(interview),又称晤谈法,是以口头的形式,根据受访者的答案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

虻虫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中华虻、白斑虻、灰虻。属虻科昆虫,喜爱舐吸家畜血液,遍布全国各地。 虻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在恒温环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虻虫体长13~17毫米,黄绿色。复眼大型,无细毛,中部有1条细窄的黑色横带。额黄色或略带浅灰;头顶被有短毛。触角黄色

成语词典> 月夕花晨【成语】:月夕花晨【拼音】:yuè xī huā chén【简拼】:yxhc【解释】:借指良辰美景。【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程为人风雅绝伦,议论潇洒,李悦焉。越日折柬酬之,欢笑益洽。从此月夕花晨,未尝不相共也。”【示例】:奴家姓刘……只因父母早亡,流落在烟

咏柳的意思是什么啊(咏柳古诗原文及翻译) 2025-04-21 03:01:38 阅读(100)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看似写生机勃勃的柳树,实际上是通过赞美柳树,表达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咏柳古诗原文及翻译【原文】:《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