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本和一本有什么区别吗(重本一定优于一本吗?)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关于同一所大学的不同说法。比如我们经常用“985”、“211”、“双一流”、“双非”等等来辨别一所学校的实力强弱;也会说这个学校是一个理工类的或者是文史类的、师范类的或者综合类的,从而来分辨这个学校的学科侧重点;另外听到很多重点、一本、二本、三本、专科院校等等,这些也用来判断一所学校实力强弱的。

按照学校层次分类,分为“985”、“211”、“双一流”、“双非”。
在我们普遍的认为中“985”学校和“211”相比,“985”的实力更强。全国112所“211”大学,只有39所入选了“985”,这个数据已经固定,不再增减。
事实上,“985”和“211”是之前我们对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评判标准,最近几年的“双一流”是我们对高校实力另外一个审核标准,“双一流”不再固化,它还处于一个建设的过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前全国一共有“双一流”高校147所。
“双非”意思很明确就是 “非985”、“非211”。
我们在高考录取或者找工作时,很大程度都会考虑学校的层次。只要说是“985”毕业,起薪都会高出一部分。大学毕业,无经验可言,能力也还未知的情况,学历就是企业眼中的唯一标准,这个时候学历就成了那唯一的敲门砖。所以有种言论,“能去985,不选211,能去211,不去双非。”

按照学科分类,综合、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很多大学的名字上都带有某些学科类的字眼。比如理工大学、财经大学、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等等,其实从这些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学校的学科侧重点。
按照学科范围,可分为综合、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军事类、旅游类等。
综合类大学,这类院校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文科和理科实力均衡,没有明显的学科偏向,985高校中有一部分就是典型的综合类大学;理工类的大学几乎在每个省市都有,理工大学是以理科和工科为主的学校,理科注重科学理论研究、工科注重工程技术实践,这些学校也有部分文科专业,但是相比理工专业而言,优势没有那么明显;财经类的重点专业就是与经济、管理类密切相关,“两财一贸”这样的大学优势非常明显,毕业进入银行、国家机关等,就业率非常可观。
如果学生在某个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绝对的优势,那我觉得专业的优势就比学校更重要了。有的学校是“双非”,但是它的某个专业能够排到全国前几名,这样的学校毕业就业一定不至于很差。

按照录取批次,分为“重本、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我们经常提到的重点大学大概指的就是“211”、“985”、“双一流”,或者中央部属大学、省重点建设大学等,当然重点大学整体实力是比较强的。
一本大学、二本大学,三本大学、专科学校是根据录取批次来界定的。高校录取并非统一录取,按照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把本科阶段分为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本科录取之后再进行专科学校的录取。现在很多省市本科一、二、三批合并统称为了本科,而有的省市二本、三本合并。
重本可以理解为一本中实力更强的高校,是一本院校的一部分。
每个省的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分数线都是依次降低的,但是有的二本院校的招生分数可能超过了一本分数线,这就要看自己是侧重选择层次更高的学校还是选择更有优势的专业了。
经常有女生说男生是“大猪蹄子”,意思就是埋怨男生不够懂得她们的心。其实,在现实的感情中,多数男生的情商相对比女生低,不懂女生的心思,追起女生来就很吃力。什么是高情商呢?我举个例子。女生:刚才在地铁上,有个男生向我搭讪。第一个男生回答:现在的男生真大胆,看见漂亮女生就想搭讪。第二个男生回答:下次别被我
近几年来,多肉类植物风靡了整个花卉市场,除了那些普通的品种之外,还有很多珍贵的品种。比如像银冠玉,万象锦,以及白皮月界等等,这些都是多肉植物中的珍品,每一种的价格都十分昂贵,有的售价几百元,有的售价几千元,甚至还有的卖到了上万元的天价。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位主角,它同样是一个珍贵的多肉品种,学名叫做
前言由于影视作品等影响,万般佛法只被人熟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言至于此也尽是调侃,仿佛人们日常喝酒聊天时调侃的话语。受限于字面意思,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绝世佳人红粉骷髅,似乎是在劝人不要沉迷女色,但似乎细细观之,佛学经典出这般粗浅话语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这部话语最早出自于《心经》,全
(一)访谈法的概念 访谈就是寻访、访问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式. 所谓访谈法(interview),又称晤谈法,是以口头的形式,根据受访者的答案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