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黄金贵不贵:英国皇家非洲贸易公司和基尼金币
我们大概真的是世界上最温良的民族了。尽管历史上我们也曾经试图征服过一些周边的“蛮夷”,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希望别人接受我们的思想,通常一旦我们感到哪个异族“归顺”了我们,就会立即打消侵略吞并他们的意图。
纪录片《大明宫》中复原的含元殿效果图
然而西方人在这一点上似乎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不但希望被侵略者接受自己的思想,同时还需要被侵略者贡献出一切,最好永世为奴。中国历史上视周边民族为夷狄,这已经够过分的了,不过跟欧洲人比还远远不如。在欧洲人眼里,什么亚非拉人民根本不是人类。
大航海时代,人们歌颂航海家和冒险家的“英勇事迹”,就好像他们不是出海去劫掠和贩卖人口,而是去打鱼一样。欧洲人对“发现”新大陆这件事洋洋自得,就好像在说美洲原住民都是野生动物,那片大陆上一直没有人类居住,在等着被“发现”一样。今天我们说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说说英国人是如何以公司化运营模式去海外“开采”资源的。
1公司化殖民与股份式分红在之前的系列文《美元之前》第二期中我们讲过西班牙人是以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开发”新大陆的:欧洲的流氓和投机者组成名为“征服者”的队伍跟西班牙王室签订协议,由王室出一部分钱让他们出海到美洲掠夺,所获得的财富“征服者”们需要跟王室平分。
这种殖民模式是一种早期模式,17世纪以后一个更成熟的公司化模式诞生了。欧洲的商人可以组建海外探险公司,向王室购买海外领地的“开采权”,然后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收益给政府,就可以换取军队保护,铸币权,自行组织武装的权利,甚至设立机关征收关税以及出让二级承包权的权限。这是一个非常人性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在当时非常受欢迎。
在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欧洲,富裕的中产阶级逐渐取代贵族寡头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样的公司制开发模式可以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让手头有闲钱的广大中小型业主也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参与到殖民与侵略行动中来,原始资本更充足,运营形势更灵活。拉百姓入伙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避免君主因为“穷兵黩武”而受到责难,因为能够尝到甜头的中产阶层也会积极地拥护对外军事行动和侵略。
文艺复兴之后,新崛起的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了支撑经济与消费的中坚力量
在欧洲的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使用过这种模式殖民亚非拉。英国有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和这一期我们要讲的皇家非洲贸易公司等等,法国有殖民北美的密西西比公司,荷兰有东西两个印度公司,就连丹麦都有一家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著名的“VOC”标志
这些公司的传奇如今被大家津津乐道,然而在当年他们可都是如魔鬼一般的存在。他们贩卖黑奴,疯狂掠夺资源,走私军火和毒品,对于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人民来说,这些穷凶极恶的公司简直就是一场场噩梦。当年鸦片战争爆发,也是因为清政府查处毒品走私而触动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威武而一身正气的英军及跪地求饶的清军,何等的讽刺
2英国皇家非洲贸易公司这一期我们要讲的是一个不那么有名的公司,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却是不能忽视的。它就是英国皇家非洲贸易公司。
皇家非洲贸易公司纹章
1660年,一家名为“皇家探险者非洲贸易公司”的殖民公司由英国斯图加特家族(王室)及伦敦商界大佬们投资组建,借助王室背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这家公司独揽了英国在西非所有据点的贸易。英国人的出发点还算单纯,最初只是希望能够在冈比亚河流域和周边的几内亚地区找到金矿然后运回本土。
如今的冈比亚共和国被塞尔加尔包围着,南面临近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
不幸的是,英国很快在非洲卷入了与荷兰的地盘争夺战。这场被称为“第二次英荷战争”的战事从1665年一直打到了1667年,结果是英国在非洲损失了大量的贸易港口和据点。与国运紧密相连的殖民贸易公司随着英军的失利而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到了1667年底,失去了大量港口和财产的“皇家探险者非洲贸易公司”背负着巨额的债务濒临破产。
然而公司的董事会中有重量级王室成员——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也就是后来的国王詹姆斯二世)——就这样倒闭了实在说不过去。1668年,董事会成员决定再次融资,组建了一家叫做“冈比亚探险者”的新公司,并获得了10年期的冈比亚河流域贸易执照。
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曾经皇家非洲贸易公司的东家
狗急跳墙,董事会成员们很快发现除了黄金之外还有一种来钱更快的利国利民的生意——奴隶贸易。原“皇家探险者非洲贸易公司”在1672年重组后更名为“皇家非洲贸易公司”,获得了新一期营业执照,与“冈比亚探险者”公司一班人马两个招牌,携手将奴隶贸易做得如火如荼。1678年,“冈比亚探险者”公司的执照过期,皇家非洲贸易公司获得了其所有经营权,从此到1689年光荣革命为止在西非一直一家独大。
奴隶贸易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大题目,我们在这里没有办法讲完,感兴趣的泉友可以去查一下“黑奴贸易”和“三角贸易”这些关键词,相信可以很快对当时的奴隶贸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这里还是专注于讲黄金和金币吧。
一则1769年出售非洲奴隶的广告
3几内亚黄金与金基尼如前文所言,皇家非洲贸易公司的前身“皇家探险者非洲贸易公司”建立的初衷就是在冈比亚河流域和几内亚地区开采黄金,所以公司从建立之初就一直源源不断地从西非殖民地运送黄金回到英国本土。这些黄金从1663年开始被英国人使用机械铸造成可兑换20个先令(即1英镑)的大小,从而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一种机制金币。
1663年金基尼
随后英国又以这个重量为标准,铸造了其2倍和5倍重量的金币。这种金币因为是使用产自几内亚地区的黄金铸造的,所以被民间直接称为“几内亚”(Guinea),如今汉语译为“基尼”,以便于区分。
詹姆斯二世的5基尼金币
在早年,金银的比价是不固定的,而为了保证信用,金银币一旦铸造出来轻易不能改变重量,所以在那个时代许多金银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不固定的。1基尼金币按照1663年铸造之初的金银汇率价值20先令,也就是说设计之初是作为1英镑面值的金币流通的。但随后金价大涨,基尼在威廉和玛丽的时代(1689年之后)价值涨到了28先令,随后回落到26先令,最后降至22先令。到了1698年,随着金价回落,基尼最终以兑换21先令零6便士的价格趋于稳定,但计算起来稍微有些困难。在1717年,基尼正式以我们今天更加熟知的21先令的面值固定了下来。
威廉与玛丽的金基尼
在安妮女王登基以前,王室为了鼓励其他殖民公司也从海外掠夺黄金回本土,想出了一个激励模式,即铸造金币的黄金是哪家公司带回来的,就可以在金币上雕刻上哪家公司的标志。所以从铸造之初到安妮女王登基这段时间内,英国的金基尼上经常可以看到皇家非洲贸易公司的大象标志(后期变成了大象背着堡垒)。
威廉与玛丽的5基尼金币,注意正面胸像下的皇家非洲贸易公司标志
金基尼从1663年引入开始,一直铸造到了1813年,其中后期铸造的金基尼主要用作军费,支付给前线与法国打仗的军人,所以基尼金币在后期也有“军费基尼”这样一个称呼。5基尼的大金币是英国早期最重要的大型机制金币,因此作为财富的象征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许多存世的5基尼大金币有镶嵌的痕迹,是因为当时人们很喜欢将其作为吊坠装饰在华丽的礼服外面。
安妮女王的5基尼金币
英国皇家非洲贸易公司在1689年光荣革命之后意识到,随着斯图加特王族詹姆斯支系的失势,他们的垄断权利已经无法保证。1698年,英国颁布了新的法令,规定所有英国商人都有权开发西非资源,只需要向皇家非洲贸易公司缴纳10%的佣金。
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推翻了有复辟天主教倾向的詹姆斯二世
该公司在1663年到1722年之间一直为英国造币厂提供黄金,是当时英国的一大摇钱树。公司垄断权被剥夺之后,英国本土许多眼红的投机商人涌向西非,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1731年起皇家非洲贸易公司不再经营奴隶贸易,专注于象牙和黄金的生意。该公司又继续经营到了1752年后最终解散。皇家非洲贸易公司和几内亚黄金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我们常常被告知,在发动侵略的国家里,人民是无罪的,只是统治阶层的野心带来了灾难。然而我们回头看看这些欧洲的殖民公司,看看他们背后的收益模式,再看看欧洲本土争先恐后涌向亚非拉的这些私营业主们,究竟欧洲的中产和下层人民有没有在殖民侵略中获益?他们是否默许或者支持了这些反人类的行为?这是一系列很难一言以蔽之的问题,然而从本质上来看,这似乎就是全民的殖民,就是全民的侵略。
强制执行的和解协议,“中止执行”和“终止执行”啥区别?张三在强制在执行过程中,和对方当事人李四达成了和解协议,在这个和解协议中,有一个词是需要非常谨慎的使用的:在履行和解协议的过程中,法院中止(终止)执行。到底应该用:“终止”还是用:“中止”呢?如果在履行和解协议的过程中,被执行人李四没有正当理由,
因为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很多刑事判决生效以后,被告人对判决没有任何异议,反而是被害人对判决不服,认为处罚过轻,甚至检察院决定不起诉。被害人及家属不服这样的结果时,其实救济途径很有限。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对刑事判决不服的,不能直接上诉,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刑事诉讼法》第229条
外汇交易就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进行交换。与其他金融市场不同,外汇市场没有具体地点,也没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过银行、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网络进行交易。个人做外汇的话要熟悉市场,做好调研之后在开始研究。“外汇交易"其实就是同时买入一对货币组合中的一种货币而卖出另外一种货币. 外汇是以货币对形式交易, 例
发起设立又称“单纯设立”或“同时设立”,是指由发起人共同出资认购全部股份,不再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的一种公司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公司的主要程序:1、制定公司章程。2、认足首期股份。3、缴纳股款。4、组建管理机关。5、进行设立登记。【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七十七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