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生活常识

牛市口为何没有牛?你知道吗?快来看看吧

作者:成都方志 2024-11-13 08:15:54

顺着芷泉街往东走,过了牛王庙、大田坎,便是牛市口了。地处成都东边的牛市口,顾名思义,曾经是一个贩卖牛的集市。但即便在最资格的老成都人的记忆里,牛市口都从来没有卖过牛

时至今日,牛市口已经成了成都最有名的美食街区。隐藏在牛市口里的“苍蝇馆子”,不仅成都本地人爱去,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要体验资格的成都美食,也喜欢往牛市口里“钻”!

那牛市口为何不卖牛,而变成了美食打卡地了呢?

实际上,很早的时候,牛市口就已经没有牛了,反而成了出入成都的重要关隘。20世纪初,新学既兴,蜀中才子壮怀激烈,赴日求学。从成都到日本,必先到重庆,再搭乘轮船,经由上海到日本。到重庆,有两条路可选,走水路,直接在九眼桥乘木船东下就是了;走旱路的,则无论是坐滑杆乘轿子或者骑马步行,牛市口都是出发起点。出了牛市口,脚板踩到的地面,这就算是离开了成都县,正式踏上了旅途。

▲牛市口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古人备下酒食,长亭送别之雅俗,被雅好古风又善于找各种机会聚友休闲的成都人发扬继承:牛市口无长亭,餐馆权当长亭,亲朋好友提早去到牛市口,定下一桌酒席,与东往重庆方向的学子商人送行饯别,喝下许多的酒,说下许多勉励的话,让行走在外的人,一想起就心里暖洋洋的。轿夫马夫也顺带加餐,把肚儿撑得圆溜溜的,才有力气翻龙泉山。牛市口的餐馆业,由此得到发展。

虽然如此,牛市口的馆子到底不能和城里那些做满汉全席的高档餐馆相比,但牛市口的馆子自有自己的定位,那就是锁定“大众消费”的档次,推价廉物美的品牌——回锅肉、红烧肉、咸烧白……这些菜肴,在餐饮业归类于“红锅”,在速度上,可归类于中式快餐。美味、便捷、实惠、价廉,使得牛市口 “红锅”名声大噪。

在李劼人先生笔下,市民阶层的生活平凡但不乏悠闲,贫穷但不乏对美食的向往,会享乐的穷市民,荷包里一旦有了两个钱,就会立即将美食理想付诸实践,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牛市口的“红锅”,牛市口红锅餐馆的回锅肉、咸烧白、鸡哈豆腐。

随着钢管厂、五冶等大型国有企业落户牛市口,牛市口居民成倍增加,以食为本、以食为天的“长亭商机”发达甚于从前

▲牛市口曾是东出成都的集散地,在成都人心中留下许多热闹的记忆 图片来源:《天府广记》

20世纪60年代,牛市口更名为胜利口,盐市口改为英雄口。电车上的路牌率先改过来。当时的电车,都是联体双厢车,车头上竖起两根电“毛根”,沿途和头顶上的电线擦出火花,把英雄口到胜利口的名称,到处传扬。不过这个改名没有持续多久,就又改了回来,一直叫到现在。

牛市口成了胜利口后,新建的一座影剧院,也取名胜利口影剧院。胜利口影剧院落成后的首映式,非常轰动。那时候的影剧院,坐位几乎没有坡度,碰巧前面的人要是个头高一点,如不想只看他的后脑勺,就只好把自己的头歪过来歪过去地从缝隙里窥探,一场电影看下来,颈子都要歪痛。

▲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胜利口影剧院首开影剧院大坡度之先河,在阶梯式影座椅还没被引进成都以前,其座椅的坡度落差,堪称革命性的变革,让观众大开眼界之余,享受到了视觉不再受阻的舒适。

相关推荐

古人云:“不时,不食。”随着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季节的轮回,春与夏的交替之际,大自然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然而,这也是我们身体最易感到变化、需要特别关照的时刻。气温的逐渐攀升与雨水的增多,使得人们容易感到疲惫,甚至稍不留神就会感冒。那么,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

约上几个朋友点几个小菜再来几扎啤酒可是惬意但是很多人认为喝啤酒会导致“啤酒肚”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事实上,啤酒肚与喝啤酒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啤酒的种类不同,含热量多少存在差异,一瓶600ml的啤酒热量为160大卡左右,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热量,就连我们平时公认的健康食品牛奶, 250ml

玉檀似乎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若曦进宫后,只注意到这个乖巧温柔的女孩子,似乎没什么锋芒,偏偏是这样没有锋芒的女子,竟是九爷安插在宫廷中的间谍,而这位间谍,之所以迟迟没有暴露,是因为在四爷登基前,从未启用过。玉檀曾经对若曦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女孩,因为家境贫寒,父母生了病养不起这一家人了,这个小

师祖——春秋战国时期医家扁鹊,对祖国医学有重大的创造和贡献,是四诊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我国医学的“师祖”。医圣——东汉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药王——唐代医家孙思邈,深研医理,系统总结唐以前医学经验,撰写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