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生活常识

说说当年吉林省磐石县境内的三二四与九一四军工厂

作者:黑龙江畔的张大丰 2024-11-21 08:30:0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吉林省磐石县的深山老林中,相继出现了两座大工厂。

那年月,中国的山村大多都不通电,夜晚就是煤油灯照明。

那年月,农民们生活艰苦,很多地方靠吃“返销粮”度日。

那时,农民都居住在泥草房里生活。

那时,所谓的公社,也常常是瓦房与泥墙混合起来的小平房。

那时,农民们看着那深山老林子里出现的一排排厂房,街路,铁路,公路,路灯等等等,心里直犯嘀咕,这不是败家吗!

那年头,嘀咕归嘀咕,谁也不敢出声 ……

出声,那还了地啦!

一九六九年三月,吉林省磐石县官马公社哈达岭的莲花山下石虎沟开始建设工厂。

周围十里八村的乡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阵势啊!

楞把一个森林密布,溪水潺潺,灌木丛生地儿,建起来一座座砖瓦房 ……

用东北话说 :得老鼻子钱啦!

这个建起来的工厂就是当年神秘兮兮,代号为“三二四”的军工厂,对外称之为国营赤卫机械厂。

当年的三二四厂,是座地师级规模的厂子。

整座工厂,三、四千职工。

整座工厂的生活区域达上万人生活。

上万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等,都靠外运啊!

生活区内,邮局、商店、饭店、粮店、浴池、银行等等等,一应俱全。

这工厂主要生产炮弹引信。工厂是边生产,边实验。

那时,在官马公社的各村屯的乡民们,时常都能听到隆隆的炮声,都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儿 ……

一九九三年,“三二四”工厂的厂名历经几次更改,折腾后,工厂整体从吉林省磐石县迁到了山东省烟台市。

历经三、四年的规划、设计等等等,一九七零年三月,吉林省磐石县烟筒山公社的深山老林子也建起了一座军工厂,当年称之为“九一四”厂。

一九七零年十二月,工厂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招收工人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那年月,我们吉林省磐石县安乐公社的牟家屯也给了一个招工名额。

那年月,人分三六九等。

像“三二四”,“九一四”这一类的国营工厂,虽然在吉林省磐石县境内,但是从来不招磐石县知青。

那时,这两座工厂招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是“吉长知青”。

“吉长知青”啥意思?吉林市,长春市的上山下乡“知青”。

那时,工人一个月三、四十元的工资,是很多地方农村中的壮劳力,一年也难以拿到的啊!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回望二十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的工厂,那时的所谓国营大工厂的工作,现在的农民工们还得考虑一下工种,工资,福利待遇等等等,然后再决定自己去不去啊!

一九七一年六月,拥有一千四百多职工,生产枪管.炮管的“九一四”工厂,开始正式生产了。

当年的“九一四”厂与“三二四”厂在运输,通信等方面一样,工厂车队的汽车都挂长春市的牌照,工厂职工与外界的通信也都采用长春市的信箱,一些长春、吉林的干部子女也都就业于此。

“九一四”工厂开始生产不久,便面临军工产品调整,工厂很快处于半死不拉活的状态 ……

计划经济,大锅饭,工人不干活工资照发啊 ……

现在,历经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当年的“九一四工厂”也几次更改厂名,但她依然顽强地坚守在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的大山里。现在她生产的无缝钢管,主要供应于中国发达的石油工业 ……

相关推荐

师祖——春秋战国时期医家扁鹊,对祖国医学有重大的创造和贡献,是四诊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我国医学的“师祖”。医圣——东汉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成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药王——唐代医家孙思邈,深研医理,系统总结唐以前医学经验,撰写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

冰淇淋机使用方法:  1、将调制好的冰淇淋浆料放置半个小时后,倒入冰淇淋机顶部的料桶内浆料,要求浆料不能结块;  2、启动机器,进入自动工作模式。也可以先按清洗键,待料搅拌均匀后,再按自动键(清洗机器不要时间过长,1分钟即可);  3、各种过程中,数码屏自动反映制冷过程,当达到设定温度时机器自动停机

第五、夏侯惇(dūn)笔者在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时,夏侯惇(dūn)和夏侯淳(chūn)傻傻分不清,还经常将“拔矢啖睛”这件事按在夏侯淳身上。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是夏侯惇,而夏侯淳则是西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这两人的职业可是天差地别,而且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真要算起来的话,夏侯惇可是夏侯淳的曾爷爷辈了

01 驾驶证作为第二身份证使用 身份证丢失,不要着急,驾驶证可以作为第二身份证使用!比如买火车票,机票,办理酒店入住,医院挂号,银行业务等等。02 驾驶证换证办理 驾驶证到期,换证不用跑车管所,手机就能搞定!下载12123APP,点击首页中的“更多”,驾驶证业务板块“期满换领驾驶证”,确认信息